【至善家长学校】“在线云课堂”第49期:从“心”出发 迎接初中——新初一学生暑期生活指导(一)
从“心”出发 迎接初中
尊敬的初一家长朋友们,你们好!我是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家庭教育团队的宣讲师:徐海敏老师。今天我跟大家宣讲的主题是“ 从“心”出发,迎接初中!”。
人们常说,家里有个初中生,就像家里埋了个炸弹,不知何时爆发。初中生的年龄正处于青春期,而青春期既是身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,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,也称为“心理断乳期”。青春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,生理发育十分迅速,而心理发展速度相对滞后,身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,所以青春期也是一个半成熟、半幼稚的时期。
那么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都有哪些呢?下面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!
一、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
1.自我意识觉醒
与小学生相比,初中生开始更多地关注自我。他们开始留意自己的体貌特征和衣着打扮;同时也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,开始思考自己是什么样的人。他们不愿把自己的内心透露在外,但又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期待和评价,自尊心强,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。可由于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成熟与全面,遇事时容易陷入迷惘和困惑之中。
2.独立性和成人感增强
由于初中生身体外形的变化,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,不希望再被当作“小孩子”看待。他们开始有自己的主见,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。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获取自我价值感,讨厌被干扰、束缚和控制。因而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父母的教导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,例如顶嘴争辩、不让干什么就偏干什么或是用沉默、不置可否来表达反对等。但是,在初中生的内心中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,他们更希望从父母处得到尊重、理解和支持。
3.情绪波动不稳定
脑科学研究最新进展表明,青少年时期的认知能力发展达到高峰,但情绪的神经生理机制远未达到成熟,因而青少年的情绪容易冲动、两极化。初中阶段的学生刚进入青春期,情绪波动大,体验到的消极情绪增多,情绪爆发迅速且不稳定,时而高调张扬,时而沉默不语,时而兴高采烈,时而又会低落封闭。而且他们的情绪不易控制,容易和他人产生矛盾与冲突,但事后又会有后悔感。
4.人际交往需求日趋强烈
随着初中生自主意识、独立性不断提高,他们有了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,却开始不愿向父母诉说;他们会感到孤独和寂寞,渴望朋友,更愿意和同伴倾述与分享,也会从同伴那里得到理解与温暖,在情感交流上逐渐从父母转向了同龄伙伴。伴随着性成熟和交友范围的扩大,初中生也开始对异性伙伴有了关注和好感,但常因为行为方式比较幼稚,容易产生一些误会或矛盾。
5.抵制诱惑能力不足
青春期的孩子开始走向成熟,希望表现出独立自主,却也缺乏抵制诱惑的能力,如部分孩子由于缺乏足够的辨识力与自制力,容易过度沉迷手机、游戏和网络,导致网络游戏成瘾,给孩子带来心理、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危害。
二、家长的应对策略和沟通技巧
青春期的孩子们尤其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指导,但如果指导不当,又很容易造成逆反甚至伤害,正确且有效的沟通方式是十分重要的,家长们可以尝试以下办法,努力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!
1.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
权威型的父母不再适合青春期的孩子,他们讨厌一味的说教和强权压制,因而要尽量避免“指令式”的教育。家长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,理解、接纳孩子的成长,不要盲目的以过来人的口气教育孩子,要提醒自己,孩子已经长大,需要转变教育模式,尝试用对待“成人”的方式,平等对待孩子。家长如果学会“换位思考”,做到“将心比心”,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,可以和孩子交流更加顺畅,很多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。
2.家长要学会赏识和尊重孩子
教育家多萝茜·洛·诺尔特提到:“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,他就学会了谴责。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,他就学会了自信。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,他就学会了自爱。”家长要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和取得的点滴进步,甚至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,不苛求孩子完美,不要因为孩子的表现不如自己的预期而打骂孩子、斥责否定、大翻旧账,这无益于解决问题,只能让孩子产生消极甚至对抗情绪,破坏亲子关系。在与孩子沟通和交流时,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,不轻易否定他,让孩子有勇气敢于尝试,要让孩子感到不管结果如何,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。
3.家长要学会“多听少说”
苏格拉底说“自然赋予我们人类一张嘴,两只耳朵,也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。”与青春期孩子沟通和交流时,要学会做一个倾听者,而不是教育者。听:要用耳朵听、眼睛要看着对方,一心一意专心去听,鼓励孩子说出真实感受,不打断孩子,当他们把心里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你后,父母也可以提出自己对他们所说事情的看法和建议。这样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是有尊重和理解的。
4.家长要多关注孩子情绪
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,情绪不稳定、起伏大,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,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需要和期待,引导孩子采用合理的方式表达、宣泄和调节情绪,尽量不要在孩子情绪宣泄的高峰期,和孩子讲道理、对峙或做决定,学会双方都冷静下来再沟通和处理问题。在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,引领孩子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,共同应对问题,完成成长。
5.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
同伴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尤为重要,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或社会活动,多与同龄人交往,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;积极引导孩子在交往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看待他人的评价,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。对于可能出现的异性交往情况,家长不要捕风捉影或过度惊慌,要淡然处之,用正向的态度引导孩子健康交往。
6.家长做好孩子的手机管理教育
①用心陪伴, 培养良好的互动关系
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,有孤独感的人更容易依赖手机,所以部分孩子会通过手机来获得情感和满足。在家里,父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,多与孩子互动,多花心力陪孩子一起运动和读书,让亲子时间取代屏幕时间,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。
②民主协商,约定手机的使用规则
在家里,父母可以与孩子协商规定玩手机的时长、次数,作为必须遵守的规则。如若违反,就需要承担相应的处罚。
“教好一个孩子,幸福一个家庭”,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付出极大的爱心和耐心,陪伴孩子一起经历成长中的喜怒哀乐,成为孩子的心灵守护者。初遇从“心”出发,定能“育”见美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