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活美育】自从“玉”见你、“编”会爱上你
春天,饱满的玉米种子被种在力耕劳动园土地里。孩子们悉心照料、经过春夏的生长,在秋季迎来了收获。
当玉米在秋天成熟时,同学们体验收获喜悦的同时,思考着另一个相关的问题,金灿灿的玉米被储存起来,玉米皮又将去往何处?是丢掉还是变废为宝?一起来看看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的师生是怎么做的吧!
开学初,王老师带着同学们来到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力耕劳动实验基地,捡拾被遗落在田埂里的玉米皮。
同学们把玉米皮进行修剪、清洗、晾晒,开始了一场“玉”谋。
编织被称为指尖上的艺术,集合了“编”和“织”的技艺,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术,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。玉米皮编织,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创造,心灵手巧的创造,编织出各种各样手工作品,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,而且环保美观。
在课堂上让孩子们用玉米皮、麻绳,通过学习撕、拉、卷、穿、绕等基本编织技巧,学会用玉米皮编织杯垫、小篮子等简单工艺品,这一过程有利于使同学们了解并传承这一传统民间技艺。
一把剪刀、几张玉米皮,独具匠心守护非遗传承;一件件作品慢慢在学生的手中诞生,散发出浓厚乡土气息,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和感受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。
小小的作品凝聚着孩子们的智慧与创造、耐心与细心,这是孩子们艺术成果的展示,更是大家对家乡爱的深沉的诠释。王老师的早有“玉”谋,设置学生的“玉”见,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美的教育,从中去发现美、探索美、创造美,达到生活育人的目的。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将继续深挖特色课程教学内涵,培养学生感知生活的能力,热爱家乡的道德品质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。
撰稿:王慧
审核:阮国帅